2025年,全球外贸形势不断变化,国内外国家颁布多项国际贸易政策和法令,众多新规相继落地,涵盖了国内外、进出口以及关税政策等多个方面...
及时掌握这些政策变化,能帮助外贸企业精准把握市场机遇,迅速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崛起!
国内外贸新规政策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297项商品纳入“零关税”原辅料政策清单
据新华社1月26日报道,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宣布自2025年2月1日起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新增297项商品纳入“零关税”清单。这一政策旨在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推动海南自贸港的持续发展。
深圳港恢复征收港口设施保安费
为提升港口安保设施水平,确保进出口货物安全通行,深圳港决定根据《港口收费计费办法》恢复征收港口设施保安费。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强港口安全,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畅通。该措施自2025年2月1日零时起实施,收费标准为小柜8元人民币,大柜12元人民币。
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相关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对欧盟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2月6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征收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税率保持不变。该决定基于市场调查结果,确认欧盟企业存在倾销行为,给国内相关产业带来不利影响。延长反倾销税期限旨在维护国内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减少不正当价格竞争对市场的冲击。
2月9日起中国将与新加坡互免签证
1月25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2024年2月9日(农历除夕)正式生效。
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出口经营者出口上述物项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此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同步予以更新。
国外外贸新规政策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决定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关税。此举预计将对多个行业产生广泛影响,中国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一新政策,并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俄罗斯大幅度提高汽车的进口关税
据俄罗斯海关在线网站2024年12月5日报道,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将调整进口汽车的关税系数,范围定为20%至38%。此次调整将根据汽车的完税价格,对不同价位的进口汽车征收不同程度的关税。
关税调整具体内容:
完税价格不超过20万卢布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292卢布。
完税价格在20万至45万卢布之间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584卢布。
完税价格超过550万卢布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7540卢布。
完税价格在120万卢布以下的汽车:关税上涨幅度为1169卢布。
泰国对1500泰铢以下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泰国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进口商品总值不超过1500泰铢(包括运费与保险费)的货物将免征关税。这项政策旨在解决国内外销售税负不公平问题,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同时履行国际贸易协定义务,优化进口流程,推动经济发展。
哥伦比亚要求进口商品须在入关前48小时向哥海关申报
1月1日,哥伦比亚新《海关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进口商品须在入关前48小时向哥海关进行申报。法令一出即引发业界热议,指新规恐将引发大量商品滞港,产生大额罚金,进而影响进出口效率。